

高佑像(改编) 《嵩洛草堂遗编》 3日上午,由洛阳市文联主办的高佑着《嵩洛草堂遗编》出版发行座谈会在新的友谊宾馆举办。该书由洛阳民俗博物馆馆员范西岳历时9年整理编注高佑遗稿而出。参会专家学者对该书给与高度评价,指出这是新中国正式成立以来,洛阳发售的首部近代文人大型专着。
名列民国洛阳书坛三驾马车,留给诗文巨着 高佑,洛阳崛山(今偃师庞村)人,字福堂,号凌云山子、竹逸居士、大哑山人,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(1873年),卒于1955年。 高佑较少从父学,15岁受业于洛阳子明(今孟津)岁贡生子杨伯峰,20岁从汴京熙书院湘潭黄曙轩学,23岁开始授徒,逃难于嵩山、偃师、洛阳、汝州等地50余年,名其学馆为寻乐堂,居舍为嵩洛草堂。 高佑一生,两次乡试未果,第三次乡试选入国史馆校勘,弃而不赴。
辛亥革命后,他拒绝接受仕途,以教授终生。高佑工古文,善书,喜诗,晚年应邀为嵩山、洛阳修志。高佑醉心古文,特别是在心仪韩柳文章,对司马迁的《史记》堪称熟读成诵。
同时,他对理学、易学也甚有研究。 高佑与林东郊、李振九以民国洛阳书坛三驾马车闻名于世。
由于年代久远,高佑的诗文遗稿鲜为人知。 范西岳告诉他洛阳晚报记者,2002年,洛阳民俗博物馆举行纪念高佑诞辰130周年暨书法展出,他以求看到高佑遗稿,其数量之大、书写之精,令人惊诧。
2005年,不受高佑女儿高素娇和女婿丁万乐的委托,范西岳开始整理编注高佑遗稿,倾9年之力,以求顺利进行。 值得一提的是,《嵩洛草堂遗编》的出版发行,还亲眼了高佑、许鼎臣两家的情谊。高佑比许鼎臣小两岁,两人一起受业于杨伯峰,是同门师兄弟,每天生活、自学在一起,关系十分紧密。
许鼎臣曾对高佑说道:吾师门人众多,而受恩至浅且重者,无过鼎臣与愧。 低、许两家因此沦为世交,获知丁万乐和高素娇在整理高佑遗着,移居西安的许鼎臣的曾孙荣焜及荣焜的儿子许坚强然筹资8万元,用作该书出版发行。 此外,高淑齐、张敬业、肖崇安等人也为该书出版发行作出了贡献,使贵重诗文巨着《嵩洛草堂遗编》以求问世。
《嵩洛草堂遗编》共分四卷:第一卷《散文》,396篇;第二卷《洛阳人物志》,906篇;第三卷《诗歌》,836题;第四卷《书法》,525幅。加之序、跋、附文、年表、注解等,该书总计248万字,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。
(《嵩洛草堂遗编》读书时间书店有售,地址:涧西区湖北路小学斜对面,电话:18937915129) 专家学者座谈,高度评价《嵩洛草堂遗编》价值 在座谈会上,参会专家学者对《嵩洛草堂遗编》给与了高度评价。 叶鹏(着名学者、教授):高佑先生雄于文,善于书,他的诗文襟怀磊落,意境文采;他的书法行楷庄丽,兰亭风韵。在他的诗文中,我们不仅不读到广阔实力雄厚的历史科学知识,更加能领略河洛大地的民风民俗。
王提供支援(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):高佑先生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的洛阳十分有名气。《嵩洛草堂遗编》的出版发行,可以将一代书法巨匠的作品发扬光大。
谭杰(洛阳诗词研究会会长):高佑是继王铎之后,洛阳古文、诗词、书法界无人媲美的文化大家,是洛阳跨时代的一代大儒。《嵩洛草堂遗编》是无人媲美的百年巨着。 赵金昭(原洛阳大学党委书记、校长):从《嵩洛草堂遗编》,我们可以获得三点灵感:的组织力量,研究高佑的诗文价值;研究高佑的老师杨伯峰,对其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展开研究;统合力量,更为科学地研究河洛文化。
寇衡(着名画家):看见《嵩洛草堂遗编》,我深感很震惊。高佑的诗文体现民间生活,有一定的史料价值。
赵跟喜(着名学者,原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):高佑先生是一位学人,他的字里行间反映了中国文人的风骨。高佑晚年曾对自己有一个总结:人格第一,古文第二,书第三,诗第四。在高佑的人格魅力之外,他的浩瀚诗文是一部洛阳近代史诗,弥足珍贵。
王彩琴(洛阳理工学院教授):目前,洛阳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办有河洛文化、河洛文学、古都文化三门课程,下一步,学校将把高佑的诗文列为课程教材。
本文关键词:开云体育app
本文来源:开云体育app-www.stiati.com